驚天動地打餐飽《Avengers:Age of Ultron》


幾年前曾有人問我,喜歡看什麼電影。當時我答,沒有特定類型,只要故事有趣,就會去看,當然最好加上喜歡的cast and crew啦。幾年後的今日,我的答案也是一樣。所以,先說清楚,本小姐是故事先決的。

所以,雖然整體上《Avengers:Age of Ultron》(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,下稱「復2」)都比上一集好,但由於故事太單薄,各位英雄耍多少帥都救不了。承接《Captain America:The Winter Soldier》(美國隊長2),神盾局瓦解,留下復仇者聯盟的六位孤軍作戰,卻讓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密。對紐約事件念念不忘,Iron Man / Tony Stark期望創出更強大的保衛系統,卻意外製造學習至成長速度都極快的人工智能「Ultron奧創」,可是Ultron認為要世界和平,就要消滅人類。阻礙他滅世的,當然就是復仇者。

好吧,其實就是「人工智能失控,復仇者合力消滅大魔王」,是不是很簡單呢?


打戲喧賓奪主

當然實際上有不少有趣枝節,例如加入新角色Scarlet Witch、Quicksilver和Vision,故事關係到《Avengers復仇者聯盟》(復1)曾經在Loki手上的權杖,某某在某個時候遇到的某件事情更大有可能是之後Phase 3的伏線,而且氣氛和風格亦比《復1》來得沈重;老實說,我一直覺得《復1》太合家歡,Loki說穿了也不過是「得不到糖而耍壞的小朋友」吧……(利申:我是Loki’s Army的一員!)《復2》變「成熟」了,Ultron亦的確是比Loki難纏的對手,看著他把復仇者迫到要拚死一戰的確很過癮。

由開場計起,《復2》有至少六場打戲,而且每一場都維時不短。粗略一計,整部戲大約三至四成時間都是打鬥戲,說《復2》是動作場面主導,甚至失焦也不為過。先說句公道話,《復2》每場打戲都比《復1》震撼,視覺上的確非常滿足,而且亦不只於讓角色耍帥,這個處理值得一讚。只是故事角色眾多,劇本必須要花時間深化原有角色的互動,同時亦要為新角色建立獨特形象,讓其日後有更多發揮潛力,更別論主線承襲大量過往故事的各大小元素——單是Ultron的出現已經是《復1》加上《Iron Man 3》的結果。換句話說,劇本本身已需要承載大量訊息,總須要留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新舊觀眾消化劇情,但又不可以花太多時間來「前情提要」。以動作場面推動故事,這手法本身沒有問題,但在《復2》的case,劇本需要處理的訊息不只有主線劇情,還有相當的角色描寫及伏線,但事實卻往往是一輪讓人眼花撩亂的動作場面之後,就來壓縮了大量訊息的對話場口,如果只是說「跟進劇情」當然沒有問題,但此安排卻大副度減少舖排角色轉變的時間,令不少劇情進展突兀,更甚者是讓觀眾好好喘口氣的時間也少了。

全員集合!(來源:Marvel)
續集=Fans services?

暫時來說,Marvel的電影系列一共出現了四套「第二集」,分別是Iron Man、Thor、Captain America,還有這次的Avengers。哪一齣是最好的續集,答案應該很明顯。縱觀故事、劇本、角色、節奏等等,都是《Captain 2》更勝一籌,至少各方面都很平均,而且一般觀眾對Marvel系列改觀也是由這部開始,難怪Marvel會指名導演Anthony Russo跟Joe Russo負責《Avengers 3:Infinity War》,說不定二人會繼極之狠心的Joss Whedon之後成為Marvel的福將呢。

由此可見「續集不會比首集好」不是必然,但在Marvel系列來說,續集似乎多會淪為fans services,在整個系列中只有過渡作用,不能一枝獨秀,成為一齣上乘的漫畫電影。好聽一點就是為故事鋪路,事實上不又是吸金的手段?的確,大家都想看多一點in-action的Avengers,各人為大義奮戰到最後是真的很帥很熱血,但整整141分鐘的IMAX 3D之後,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家跟Ultron「驚天動地打餐飽」,其實好累。(笑)

3D電影風行雖有一段時間,但不知道看倌是否像本小姐一樣,覺得只要銀幕夠大2D其實是更好選擇,根 本 沒 差。好啦我對3D是很大怨念有問題嗎?事實是,即使在我這一個粉絲的角度,完場後也覺得如果本身不是抱有很大興趣,這張三位數字的戲票可以省回。不過呢,既然現在有2D版本,那麼嘛,即使你是Marvel新手,我也放心推薦你入場一看。假如你像我一樣,早已經墮入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這個「不復之地」,相信不用什麼推介也會自動入場啦,對吧?

不負責評分:3.8/5
二刷指數:呃我有說我是MCU的粉來的吧?(笑)

PS:人家還手癢弄了張全員集合………//////


Share:

0 comments